文章来源:
腾赚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新年伊始,券商私募业务迎来首张罚单。1月17日,安徽证监局对华安证券及其托管业务负责人刘家乐开出警示函,并记入诚信档案。监管指出,华安证券在私募基金托管业务中存在管理漏洞,具体表现为制度执行不力、合同审查和信息披露不到位等问题。
针对这些问题,监管部门要求华安证券进行全面整改,加强法律法规学习,强化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,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。公司随后发布公告,表示将全面排查私募基金托管业务,完善制度流程,提升信息报送的规范性和及时性,进一步增强合规意识。
2024年以来,与私募相关的业务处罚明显增多,涉及自营业务、资管业务等多个领域。特别是私募资管业务,“个人+机构”合计收到数十张罚单。主要违规情形集中在两方面:一是投资管理不规范,如股票库管理制度执行不力、净值化管理不足等;二是内控机制不完善,如项目整改不到位、信息隔离墙制度执行不严等。
值得关注的是,私募基金托管业务的罚单相对较少,但近期也出现了典型案例。如中泰证券因在开展私募基金托管业务时存在利益冲突、推荐非本机构产品等行为,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措施。这些处罚反映出监管部门对私募业务的持续关注,也提示行业需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,提高合规管理水平。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