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娜生物回应IPO问询
近期,IVD领域里的丹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对北交所的IPO问询作出了首次回应。这家企业曾于2020年瞄准科创板,但在两个月后撤回申请,如今卷土重来,保荐机构也从中信证券换成了招商证券。
丹娜生物的IPO计划虽目标未变——资金主要用于总部基地建设与新产品研发,但募资规模却从4.08亿上调至5亿,随后又自行下调,并砍掉了5000万的流动资金项目。其业务重心落在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,试剂产品贡献了超八成收入,尤其2022年占比近九成。
疫情落幕,应急业务收入断崖式下跌,直接拉低了丹娜生物的业绩表现。2023年,应急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.35亿骤降至336.99万,占比从45.78%跌至1.42%,2024年一季度更是锐减至0.15%。丹娜生物表示,未来将减少应急业务影响,专注常规业务。
更深层次的问题源自核心产品原料的短缺。丹娜生物的拳头产品——真菌(1-3)-β-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,依赖于鲎血细胞,而鲎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原料供应受限。尽管丹娜生物声称库存可支撑五年生产,且已开发四种替代产品,但替代品销量远不及原产品,2023年收入占比仅0.42%。
北交所关注替代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。丹娜生物回应,新产品虽处推广初期,已进入120余家医院,其中80家已开始销售试剂,30家正待启动项目。性能上,新旧产品差异不大,符合注册标准,不会影响用户选择。
募资计划的调整也是问询焦点。丹娜生物原计划募资5亿,现削减至3.5亿,取消补流项目,剩余部分自筹解决。公司表示,现有资金储备充足,足以应对调整后的投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