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金融创新领跑,绿色信贷与跨境理财双丰收
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今日联合召开了2024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。会上透露,截至6月末,深圳市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.40万亿元,贷款余额为9.52万亿元。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,今年上半年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.25个百分点。
值得关注的是,普惠小微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,至6月末已达2.02万亿元。同期,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.47个百分点。此外,深圳市制造业贷款余额约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8%;绿色贷款余额为1.06万亿元,同比增长28.4%。
近期,深圳推出了企业碳账户和“降碳贷”产品。包括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在内的首批8家银行已为8家企业提供了总计3.1亿元的“降碳贷”。该产品采用精细化定价机制,利率根据企业的减排效果浮动调整,每提高1分减排效果得分,利率即可降低1个基点,最高可优惠30个基点。
在碳减排支持工具方面,截至6月末,深圳16家银行利用此工具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59.43亿元,预计将带来年度碳减排量355.55万吨。
去年2月发布的“金融支持前海30条”已全面落地,并取得显著成效。前海地区的货物贸易收支金额同比增长33.3%,远高于深圳全市平均水平。同时,前海还开展了多项全国首创的金融创新,为深化深港合作与扩大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民生金融服务方面,已有37.6万香港居民通过代理见证在深开设账户,约占大湾区业务总量的90%。此外,银行与非银支付机构的合作为个人薪酬跨境收付提供了便利,总额达187万美元,有力促进了港人在深圳的就业和发展。
2月26日,《粤港澳大湾区“跨境理财通”业务试点实施细则》进行了修订,优化了多个方面的规定。目前,深圳地区有5.8万名个人投资者参与试点,跨境收付金额总计302亿元,占大湾区投资者总数的45.9%。
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表示,未来将继续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,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,发挥前海在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,促进新的生产力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