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
腾赚网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券结基金自2017年起试点,2019年成为常规业务,近年来稳健增长。起初,中小型公募是券结模式的主力,但如今,大型公募也开始纷纷加入。随着公募降佣政策落地,券结基金迎来新机遇,佣金分配比例的调整使得券结模式更具吸引力。券商中的佼佼者,如中信证券、广发证券等,凭借其成熟的券结服务体系和强大的渠道资源,有望在这一领域进一步拓展。
公募降佣政策的实施,推动券结基金规模迅速扩大。据太平洋证券数据,2020年至2024年间,券结基金数量从117只增至976只,规模增长超过10倍,达到7004亿元。2023年新增券结基金数量创新高,反映出市场对此模式的积极反响。中小型公募因政策鼓励和资源需求,券结产品丰富;而大型公募如鹏华、易方达等,也纷纷布局券结基金,推出多款规模过亿的产品。
尽管有观点认为具备公募托管资格的券商会有优势,但实际上,券结模式的选择更依赖于券商的综合服务能力,包括交易结算系统的稳定性、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渠道资源的丰富性。例如,部分托管人为券商的基金并未采用券结模式,反之亦然。因此,券商在券结基金业务上的成功,更取决于其能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,而非仅仅依赖托管资格。未来,券结基金市场将继续发展壮大,竞争将更加注重服务质量与合作深度。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