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财子产品最大回撤分析
发布机构:普益标准?诠资管研究中心
本文来自“普E智选APP”-“每日趋势研判”,获取更多精彩内容,请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普E智选APP。
最大回撤率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,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。最大回撤用来描述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,是一个重要的风险指标。本文通过截取成立时间在1年以上的理财子产品的近一年的最大回撤数据,对比分析不同机构类型、不同产品类型的最大回撤情况。
一、权益属性产品最大回撤值更大
上市银行的理财业务在向理财子公司转型过程中,将实现从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投向大类资产配置,与资本市场联系愈加紧密。现如今,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资管规模稳步上升,产品体系日趋完善。目前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各类产品中,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比重最大,权益类产品比重稳步上升。未来,增加权益类产品的发行量,将更多资金布局于权益市场是理财子公司资产配置的重要发展趋势。理财产品从保本保收益到非保本浮动收益的过渡,目的在于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正常化,而不是只由一方全力承担风险,扰乱市场的正常运行。投资经理在权益配置过程中尤其看中产品的最大回撤,该指标反映了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,在同样的情况下,回撤越小说明该产品抵抗风险的能力越高。而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,不仅要关注产品的收益,更要关注其风险,投资者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,而最大回撤就是很好的衡量指标。
图1:不同净值披露频率理财子产品平均最大回撤(%)
资料来源: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
本文选取成立时间在1年以上的产品,统计不同净值披露频率产品的收益率,计算得出各个频率理财子产品近一年的平均最大回撤。可以看到,净值披露频率越小,其最大回撤越小。这源于产品净值披露的时间间隔越短,其净值的数值越细化,收益波动的具体情况更加细致,从而计算出的最大回撤也越大。
二、国有行最大回撤幅度最高
今年理财子公司正开启新一轮的竞争,打造创新型理财产品,完善散户的资产配置。去年以来权益类公募基金火爆,对权益类涉猎较少的银行理财也在加大布局力度。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将着力点放在相对稳健的FOF理财产品上,通过与公私募基金合作切入权益类投资。另外,银行理财部门也开始引进ESG投资理念,打造相关主题理财产品。在统计成立时间超过一年的产品中,近一年的最大回撤值在0.5%以上的均为权益类产品。最大回撤值在0.3%以下的产品中,各投资性质产品的占比与目前理财子公司产品布局情况大致一致。
图2:最大回撤超0.3%各类产品占比情况
资料来源: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
随着各大银行纷纷将银行大部分净值型产品转移至旗下理财子公司,其发行产品的资产配置也日益多元化,其中多家理财子公司新发产品的股票等资产配置比重显著增加。2020年上半年,12家理财子公司中,仅有3家配置了股票类的资产。配置比例较高的是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,分别占所有资产中的14.2%和13.33%。到2021年上半年,20家理财子公司中,已有12家在产品中配置了股票类资产,配置比例也明显提升,例如:中银理财、杭银理财、建信理财等股票资产配置比例均超过了15%。不过,绝大多数的资产仍分布在债券等风险偏好较低的品类之中。从最大回撤幅度来看,2021年以来所有产品的平均最大回撤幅度为0.7642%,整体回撤幅度较小。其中国有行的平均最大回撤率最高,为1.8732%;其次是城商行,平均最大回撤率为0.8533%,已低于平均水平;随后是股份制银行,平均最大回撤率0.6652%。相比之下,农商行的平均最大回撤幅度最小,仅为0.5471%。
三、总结
(张洋 HN080)